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国际知名学者Piero Boitani教授讲座在线上顺利举行

吴亚蓉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2-07-1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国际知名学者Piero Boitani教授讲座

在线上顺利举行

2022年6月6日晚上,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三十四讲在线上顺利举行。国际知名学者、罗马大学Piero Boitani教授就“文艺复兴时期的星空艺术”这一话题进行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精彩讲座,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一百廿余名师生积极参与。本次讲座受“董氏文史哲青年学术沙龙”资助,由浙江大学沈弘教授主持。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成员张炼研究员等参加讲座。

沈弘教授首先对主讲嘉宾进行了简要介绍。Boitani先生是罗马大学和卢加诺大学比较文学荣休教授,英国学术院、美国中世纪学会、意大利山猫学会院士,国际知名学者。他对于比较文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等领域有着精深的研究,著述丰富、成就卓越,共出版了42部学术专著,并由于在比较文学领域的杰出成就荣获巴尔赞奖(Balzan Prize)。他近年来出版的英文专著有Looking Upwards: Stars in Ancient and Medieval Cultures (2016), The Machine of the World: The Modern Cosmos (2018)以及A New Sublime: Ten Timeless Lessons on the Classics (2020)等。
沈弘教授主持讲座
Boitani教授用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片段作为本场讲座的开场白。这段悠扬的旋律立即让听众们沉静下来,感受到夜晚的静谧,这正契合了讲座的主题:“星空”。他解释了何为“星空艺术”:即所有以星星作为描绘对象的艺术形式,包括文学、绘画、建筑及音乐等等。他援引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一段话说明了“星空艺术”的重要性,这一艺术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与科学、哲学及诗学等领域密切相关,其产生都源于人类最初的冲动:好奇,尤其是凝视星空而产生的好奇。Boitani教授通过介绍荷马、杜甫、但丁、彼特拉克、卡斯蒂廖内、阿里奥斯托、塔索、莎士比亚、帕斯卡、伽利略以及康德等文学家、哲学家及科学家对于星空的描绘,勾勒出了星空艺术历经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一直到十八世纪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与哲学、科学及宗教之间的联系。他阐明了星空艺术从古代到近代有哪些不变的特征,又发生了何种变化,并进一步解释了这些不变与变化的个中缘由。
Piero Boitani教授主讲
Boitani教授还通过数十张精美的图片,向听众介绍古代雕塑、西方教堂穹顶和内部装饰、各色手工艺品及绘画作品如何呈现星空。此外,他还适时地播放了肖邦、蒙特威尔第、普契尼、贝里尼等音乐家创作的与星夜有关的古典音乐片段。听众不但得以知晓星空艺术的发展脉络,还享受了一次视听的盛宴。Boitani教授还在讲座中特别表达了对于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他援引杜甫的诗篇说明中国古人对于星空的观念。他同时遗憾地表示,限于时间的关系,他在讲座中没有过多涉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科学和艺术对于星空的呈现,但他推荐听众可以通过阅读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之类的著作加深对这一方面的了解。
Piero Boitani教授介绍西方建筑中呈现的星空

Boitani教授妙趣横生的讲座引发了与会者的踊跃提问。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主任郝田虎教授率先提问:本讲座以亚里士多德的“好奇”作为开场,以伽利略和康德等人的“好奇”作为结束,这两种“好奇”之间有何区别?Boitani教授解释说,它们承自于同一种传统,但亚里士多德与康德更多是哲学的视角,而伽利略则更偏向于科学的视角。这两种视角和文学艺术的视角一起,构成了人类对星空认识的三重奏。其他听众的问题还涉及星空艺术与圣经的关系、古代观念与近代观念的差异、弥尔顿与伽利略之间的交往以及人们对于黑暗的理解等等,教授一一给予详细和精彩的解答。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有趣且极具启发性,听众感佩于Boitani教授深厚的学术素养与跨文化的广阔视野,讲座也引发了他们对于星空艺术以及艺术与科学之间关系的再思考。与会者们纷纷表达对讲座主办方的感谢,同时也期待更多高水准的学术讲座。

与会者合影留念

文/吴亚蓉  图/左珈源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

2022年6月8日


往期回顾

新闻

新闻|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新年献词

新闻|浙江大学成功举办“跨越•比较•汇通: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高端论坛”

新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弥尔顿作品集整理、翻译与研究” 中期成果研讨会顺利举行新闻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弥尔顿作品集整理、翻译与研究” 开题研讨会顺利举行
|著名弥尔顿专家Steve Fallon教授讲座在线上顺利举行
新闻|张隆溪教授:“亚里士多德《诗学》与比较文学研究”讲座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玄学派诗歌与弥尔顿史诗《失乐园》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李尔王》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十四行诗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文学
新闻|黄必康教授:“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文本交汇:《牡丹亭》英译新探”讲座
新闻|莎学专家William Baker教授与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
新闻 | 杨乃乔教授:“从‘Vernehmen’到‘觉知’的多重语际翻译” 讲座
新闻 | 陆建德教授:“弥尔顿声誉沉浮的背后”讲座
新闻 | 欧洲中世纪文学研究著名学者李耀宗先生讲座顺利举行新闻 | John Rumrich教授与沈弘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新闻 |王宁教授:“全球化时代人文学科的作用与功能”讲座新闻 | 牛津大学教授、英国学术院院士Lorna Hutson讲座顺利举行
新闻 | 弥尔顿专家Stephen B. Dobranski教授与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新闻 | 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与浙江大学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会议回顾 |2020年 “莎士比亚、弥尔顿与欧洲文学传统国际云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回顾 | 2019年“欧洲中世纪与早期现代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回顾 | 2018年“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欧洲文学研究青年学者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回顾 | 2017年“转折中的早期英国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成功召开活动回顾 | 著名莎学家David Scott Kastan教授竺可桢杰出学者讲座暨首次访华圆满成功
活动回顾 | 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学术

讲座概览 | 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历次讲座回顾(上)

讲座概览 | 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历次讲座回顾(下)学术|沈弘:郝田虎《弥尔顿在中国》序
学术|戴维·斯科特·卡斯顿:弥尔顿“伟大的主题”:《失乐园》简介
学术 | 荣格:《路西弗与普罗米修斯:弥尔顿的撒旦形象研究》序
学术 | 郝岚:语文学的历史时刻 ——《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的争议及价值人物学术|张剑:“英语诗歌与中国读者”:评王佐良先生的英美诗歌研究
学术|张隆溪:《杨周翰作品集》序
学术|陈怀宇:动物研究与文学研究的新贡献——评张亚婷《中世纪英国动物叙事文学研究》
学术|马丁·贝尔纳著,郝田虎译:《黑色雅典娜》中译本序
人物|罗益民:孙法理教授琐记
人物 | 章燕: 缅怀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先生人物|杨林贵:莎学情结 幕后台前——纪念中国莎学活动家孙福良先生人物|沈弘:追忆硕士论文导师赵诏熊先生人物|王宁:杨周翰先生为我指明了治学的方向――深切怀念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者杨周翰教授
人物|杨周翰:饮水思源——我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学的经历人物|张隆溪:生命的转折点——回忆1977年首次恢复高考人物|李伟民:飘雪春红印玄石——论中国莎学领导者、研究者孙福良教授
人物|沈弘:忆李赋宁先生——导师嘱托重如山

书讯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五)》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四)》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三)》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二)》新书快讯 | 沈弘译《农夫皮尔斯》新书快讯 | 郝田虎:《弥尔顿在中国》《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创刊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